如何拍出更準確的樣品原貌圖?
SEM的景深,傾斜校正和動態聚焦
前言
對表面起伏明顯的樣品而言,高低方向的成像也會存在模糊的區域,那是因為這些區域偏離正焦,所以了解景深也非常必要。雖然SEM的景深較高,但是也要知道上限,以及怎樣提高上限。
在對傾斜的水平面進行成像時還會出現投影畸變,為了還原樣品水平時的原貌和準確測量,需要進行傾斜校正。但是很多時候也會超出景深上限,這時還需要進行動態聚焦。
然后有大量的精彩案例。
1 景深
手機的圖片,理論上只有被準確對焦的景物才能清晰,焦點前及焦點后的景物會因不在焦點而顯得模糊;實際上隨鏡頭、拍攝參數等因素,在焦點前、后仍然會有一段距離的景物能夠被清晰顯示,這個清晰的范圍便稱為景深(Depth of field,有時縮寫為DOF)。不同景深的照片見圖1。在光學顯微鏡中,景深不足,往往會導致一些區域清楚,其他高度的區域模糊。
圖1 不同景深的圖片
掃描電鏡的景深亦如此,只是我們觀察的是垂直的樣品,景深就是電鏡中清晰圖像的垂直范圍。景深越大,圖像中能夠清晰呈現的垂直范圍就越大;反之,圖像中能夠清晰呈現的垂直范圍越狹小。
普通光鏡的景深較差,而掃描電鏡觀察樣品時立體感強,圖像能夠展示出高度上的錯落有致,這是由于聚焦時電子束會聚角很小,在一定深度上束斑尺寸變化不顯著,仍然不超過一定范圍并能得到清晰的像。圖2解釋了景深的范圍和影響因素:電子束以固定的焦距掃描了一個臺階狀的樣品,在某一個位置恰好能正焦;而在它上方和下方則會失焦,如若束斑遠大于掃描步進則使圖像模糊,但若束斑擴展不大,在一定范圍內尚能清晰成像。圖中所示的清晰成像的垂直范圍即為景深。
圖2 景深簡單示意及其影響因素
顯然,景深大我們可以看清的垂直距離會更大,樣品的立體感也會更好。怎樣能增加景深呢?由圖可知,景深與掃描步進/樣品像素大小和電子束會聚的快慢(會聚角α)有關,而掃描步進又由放大倍數M決定,會聚角又由光闌孔徑dapt和工作距離W確定。因此可以確定如下關系:DOF∝1/Mα∝ W/Mdapt。
由以上關系可知,隨著放大倍數和會聚角的增加,景深下降;隨著工作距離的降低和光闌孔徑的增加,景深下降。在低倍時降低會聚角(使用小光闌、增加工作距離或者物鏡不工作)會得到很大的景深。在單反相機中,使用小光圈也能增加景深,這更能讓我們知道光學和電子光學相通的地方很多。通過這個關系我們也能知道:在同樣設置下,在高倍較之低倍時景深會變差,所以高倍時觀察錯落樣品(比如立體堆積的納米纖維),總有些區域是模糊的。放大倍率和會聚角對景深的影響可見圖3a。
圖3 景深與放大倍數的關系
圖3b為掃描電鏡與光鏡中景深的對比。可見,除了景深與放大倍數成反比,在相同放大倍數下,掃描電鏡的景深遠遠大于光鏡,約大兩個數量級。在普通光學顯微鏡中,使用會聚角小的體視顯微鏡可以獲得稍高景深的圖像,但放大倍數較低;相反使用大數值孔徑物鏡(會聚角大)能夠獲得高倍的光學圖像,但景深降低。
掃描電鏡的景深較高,所以對立體樣品的成像效果較好,但是在對傾斜面成像時也會存在困難:一方面傾斜樣品會帶來投影畸變,使得尺寸測量不準確;一方面,傾斜的高低端區域可能超出景深范圍。
2 傾斜校正
掃描電鏡的圖像可以視為三維樣品在二維的投影。當樣品傾斜時,特征區域在圖像上的尺寸和真實的尺寸跟傾斜角度有關。如圖4a所示,設方形樣品真實長度為Ltrue,傾斜角度為θ,在圖片上樣品的長度為Limage,顯然兩個長度并不等長但是存在圖示的幾何關系。
圖4 投影畸變和傾斜校正
這時可以使用傾斜校正功能,它可以把傾斜樣品還原為水平樣品,并且補償因傾斜導致的圖像尺寸變化。在未使用傾斜校正時,圖像會出現投影畸變,如圖b1所示的梯形。當使用傾斜校正時,軟件會考慮夾角的影響,將圖片還原為真實的尺寸,如圖b2所示的方形。
需要注意的是,傾斜校正針對的是平整的樣品或者樣品中平整的部分(比如EBSD、FIB等情形),對于三維形貌的樣品進行傾斜校正則會帶來假象。
3 動態聚焦
對于傾斜的平面樣品,尤其是當呈現較大視場時,在整個成像區域內的工作距離差別較大,有時可能達到幾個毫米的高度差,遠超掃描電鏡的景深,則只能使很小的區域內圖像清晰。并且,進行傾斜校正并不能保證成像清晰。
為了彌補這一點,在傾斜校正的基礎上可以使用動態聚焦功能(Dynamic focus)。根據樣品傾斜的角度θ,軟件會根據樣品不同位置計算變焦量,從而使得在掃描范圍內所有工作距離上,此調整都會使電子束在表面上聚焦,從而獲得清晰的圖像,如圖5所示。
圖5 動態聚焦示意圖
傾斜校正和動態聚焦在EBSD測試(樣品70°傾斜)和雙束電鏡中加工(樣品51°/54°傾斜)后的尺寸測量中經常被用到。
4 表征案例
在表征中有時需要考慮景深,比如針對大視場、大高差的樣品,這時在設置參數時要考慮增加景深。有時需要對傾斜樣品進行觀察,如EBSD測試、FIB截面加工,這時需要考慮傾斜校正和動態聚焦。
4.1 改變景深
為了實現更低倍數/更大視場,許多電鏡都設有低倍/Overview/高景深/大視場模式,它們實現途徑各有不同,但是都能在實現更低倍數和更大視場的同時實現更大的景深。下圖是日立電鏡中低倍模式與高倍模式在圖像景深上的比較。
圖6 不同成像模式對景深的影響
低倍模式下可以實現非常低的倍數,景深范圍也出奇地大,那是因為關閉了物鏡,導致會聚角也同時變小(見圖6示意圖)。放大倍數低加上會聚角小,自然景深會非常高。常用的成像是高倍模式,也由右側圖可見,隨著放大倍數的提高,景深降低了,在高倍下焦點在焊點處時,上方的金線變得模糊。
低倍/Overview/高景深/大視場模式也存在各種問題,未必是通常的成像模式,很多時候需要改變光闌和工作距離以改變景深,如圖7所示。
圖7 光闌和工作距離對景深的影響
圖示的晶須猶如土壤中長出的小樹,因為景深的限制,不一定能保證“土壤”和“小樹”都能被看清。依據會聚角與光闌和工作距離的關系,有兩種減少會聚角來增加景深的方案:1. 增加工作距離;2. 減少光闌孔徑。由圖7可見,在一定范圍內這些都能增加景深。然而,在很高倍數時,增加工作距離會降低分辨率,減小光闌會降低束流,這些都可能降低圖像質量。
4.2 傾斜校正和動態聚焦的應用
對于雙束電鏡而言,最基本的功能之一為截面的切削,需要判斷加工區域的寬度和深度。此時,樣品表面垂直于離子束,但是與電子束存在一夾角(比如Thermofisher為51°,Zeiss為54°)。為了保證測量準確,必然使用傾斜校正和動態聚焦功能,如圖8所示。需要注意的是,測量寬度和深度時要考慮測量面相對于水平面的夾角,兩角通常為互余的關系。
圖8 傾斜校正和動態聚焦應用于蔡司雙束電鏡
也由上圖可見,因為加工表面并非二維平面,一些特征在傾斜校正下出現假象,傾斜放置的樣品也未必能還原回水平放置時的圖像。
對于EBSD而言,傾斜校正則更為關鍵和必須,因為樣品斜置,結果卻要正視圖顯示。通常樣品測試面相對水平面70°傾斜,未校正時不僅樣品傾斜,取向圖也被壓縮;校正后才能得到準確的圖像和取向圖。
圖9 傾斜校正和動態聚焦應用于EBSD
除了以上原因,還有些因素會導致成像質量不高,需要正確地合軸和消像散。
參考文獻
(1) 施明哲. 掃描電鏡和能譜儀的原理與實用分析技術[M]. 電子工業出版社, 2015.
(2) 張大同. 掃描電鏡與能譜儀分析技術[M]. 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2009.
(3) 高尚,楊振英,馬清,等. 掃描電鏡與顯微分析的原理、技術及進展[M]. 廣州: 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21.
(4) Reimer L.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 Physics of Image Formation and Microanalysis, 2nd [M]. Springer, 1998.
(5) Goldstein J, Newbury, D E, et al.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X-Ray Microanalysis, 3rd[M]. Springer, 2003.
(6) Goldstein J, Newbury, D E, et al.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X-Ray Microanalysis, 4th[M]. Springer, 2018.
(7) Ul-Hamid, A. A beginners' guide to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M]. Springer, 2018.
(8) Suga M, Asahina S, Sakuda Y, et al. Recent progress i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for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fine structural details of nano materials[J]. Progress in Solid State Chemistry, 2014, 42(1): 1-21.
(9) Xing Q. Information or resolution: Which is required from an SEM to study bulk inorganic materials?[J]. Scanning, 2016, 38(6): 864-879.
(10) Liu Zheng, Fujita Nobuhisa, Miyasaka Keiichi,et al. A review of fine structures of nanoporous materials as evidenced by microscopic methods[J]. Microscopy, 2013(1):109-146
*** 以上內容均為原創,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
- 聯系我們
深圳美信總部
熱線:400-850-4050
郵箱:marketing@mttlab.com
蘇州美信
熱線:400-118-1002
郵箱:marketing@mttlab.com
北京美信
熱線:400-850-4050
郵箱:marketing@mttlab.com
東莞美信
熱線:400-850-4050
郵箱:marketing@mttlab.com
廣州美信
熱線:400-850-4050
郵箱:marketing@mttlab.com
柳州美信
熱線:400-850-4050
郵箱:marketing@mttlab.com
寧波美信
熱線:400-850-4050
郵箱:marketing@mttlab.com
西安美信
熱線:400-850-4050
郵箱:marketing@mttla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