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零部件的結構設計不完善、材料工藝缺陷、使用周期等問題都會導致汽車零部件出現不同類型的失效現象,對汽車零部件的質量與使用可靠性的高要求使行業愈發重視對汽車零部件的失效分析。
為了提高企業對汽車零部件的失效分析能力,為企業從根源上提供解決問題的思路,中國汽車材料網與美信檢測聯合舉辦2020汽車零部件失效分析培訓,特別邀請行業專家劉柯軍擔任主講,與您分享汽車行業失效分析工作的技術帶頭人40年的技術經驗!
 |
劉柯軍 研究員高工 |
- 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失效分析分會委員
-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材料分會委員
- 入職近40年一直從事汽車金屬零部件金相檢驗和失效分析工作,經驗豐富并完成大量技術總結,為汽車行業失效分析工作的技術帶頭人。
|
一、汽車零部件疲勞失效分析的失效模式與邏輯思維 |
1.1 問題提出
1.2 形式邏輯推理應用
1.3 疲勞失效模型的系統性
1.4 疲勞失效模式技術屬性及體系 |
二、汽車高強度零部件延遲開裂分析 |
2.1 高強度件延遲開裂概況
2.2 延遲開裂的零件類型
2.3 關于GB/T3098.1標準的解讀
2.4 延遲開裂組織、應力敏感性試驗
2.5 細觀力學問題
2.6 組織敏感性問題
2.7 氫的敏感性問題
2.8 低溫蠕變開裂機制 |
三、汽車金屬零部件材料工藝缺陷分析 |
3.1 問題提出
3.2 應力裂紋、淬火裂紋、磨削裂紋、焊接裂紋、加熱裂紋
3.3 鑄造缺陷
3.4 形變工藝缺陷
3.5 軋制鋼材缺陷
3.6 其它表面缺陷 |
四、汽車零部件結構力學模型解析 |
4.1 問題提出
4.2 基本結構力學模型
4.3 結構件各種開裂模式應力解析 |
五、問題分析討論 |
5.1.實物故障分析
5.2.正在分析的案例討論 |
本次培訓不可錯過的重點 |
1、講師劉柯軍在汽車零部件失效分析領域從業近40年,擁有豐富的經驗與大量的技術總結!
2、本次培訓不是“治標不治本”式的案例講解,而是從汽車零部件的失效模式分析的認知技術和思維方式、邏輯推理出發,重點講述分析方法,分享講師技術經驗,從根本上提高企業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課程知識點。從汽車零部件的結構設計,材料工藝及使用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失效模式與類型出發,分析失效現象并提出解決方法與預防措施。
4、行業稀缺。國內提供相關檢測項目的企業及相關培訓較少。本次培訓機會主要為企業提供解決問題的思路,推動行業失效分析能力與技術發展。 |
注:本次專項培訓不進行資格認證,完成培訓后給學員頒發結業證書。
要求學員討論問題或樣品時為非涉密內容。
出于疫情考慮,本次培訓采用線上直播方式:
1、降低學習成本。免除所有差旅開支,節省來回路程費用、食宿費用;
2、沒有地域限制,避免學員舟車勞頓;
3、學員隨時提問,講師及時解答;
4、提供回看,隨時鞏固知識點,避免學習遺漏;
5、線上培訓無需多人報名,一人報名即可團隊共同學習成長!
還等什么?趕緊點擊下方按鈕報名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