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開大學張曉丹、羅景山Adv. Mater.:半透明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從材料和器件到應用
(文章來源:材料牛)
【引言】
隨著全球工業化和人口的迅速崛起,對可再生能源的追求一直是一項緊迫的挑戰。由于其豐富,清潔和可持續性,太陽能被認為是未來替代化石燃料的實際來源之一。在過去的十年中,光伏(PV)技術在功率轉換效率(PCE)和應用方面取得了很大進展。目前,由于其高效率和穩定性,光伏市場一直以硅太陽能電池為主。另一方面,研究人員正專注于針對不同應用的新興光伏技術以及潛在的低成本。其中,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SC)因其高PCE,簡便的制造工藝和低成本而有望徹底改變光伏技術。自2009年PSC問世以來,其PCE已達到24.2%,接近單結硅太陽能電池的創紀錄效率26.6%。雖然半透明(ST)PSC表現出比不透明電池更低的PCE,但由于它們有前景的應用而受到廣泛關注。最近,Oxford PV的鈣鈦礦-硅串聯太陽能電池(TSC)已獲得28%的PCE,接近光伏發電的應用。ST-PSC的性能由PCE和光學性質之間的平衡確定,例如平均可見光透射率(AVT),平均NIR透射率(ANT)和顯色指數(CRI),表明ST-PSC的顏色再生能力。最近的一些綜述強調了用于建造集成光伏(BIPV)的ST-PSC的發展,主要集中在鈣鈦礦吸收層和各種透明電極(TE)的制造上。
【成果簡介】
近日,南開大學張曉丹教授和羅景山教授總結了ST-PSC的最新進展,并討論了各功能層的關鍵要求,以實現具有高效率,高透明度,色彩可調性,中性色,靈活性,散熱性和智能功能的各種ST-PSC。由于ST-PSC在ST-PSC中的重要作用,ST-PSC的光管理(LM)作為一個小節進行了討論。隨后,描述了ST-PSC在BIPV和TSC中應用的關鍵要求和最新進展。最后,文章討論了ST-PSC的挑戰,并為未來的發展提供了一些看法。作者希望這篇綜述能夠闡明ST-PSC在各種應用中的設計和制造。該成果以題為“Semitransparent Perovskite Solar Cells: From Materials and Devices to Applications”發表在Adv. Mater.上。
【圖文導讀】
Figure 1.用于半透明太陽能電池的鈣鈦礦吸收劑
a)如下結構器件的透射光譜:玻璃/In2O3:H/PTAA/MAPbI3/PCBM/ZnO/ZnO
b)MAPbI3在25℃和60℃下在28.8℃(220℃)下的XRD峰強度
c)對于FA0.83Cs0.17PbBrxI3-x,CsPbBrxI3-x和FAxMA1-xPbBryI3-y的鈣鈦礦薄膜和相應的PSC的帶隙范圍和照片,其中x或y從0增加到1
d)ETL,HTL的能級和雙面ST-PSC的普通TE的功函數,使用具有微納米結構作為活性層的鈣鈦礦薄膜或鈣鈦礦
e-g)通過利用光學微腔(e),光晶體(f)和反射調制(g)來產生多個顏色的ST-PSC
Figure 2.ST-PSC的應用
a)運行中的BIPV的ST-PSC
b)具有熱鏡功能的ST-PSC的圖示
c-e)使用晶粒工程和帶隙調整(c),LM箔(d)或完全紋理結構(e)的高效TSC的結構示意圖。
f)用于水分解裝置的ST-PSC的示意圖。
【小結】
半透明太陽能電池(ST-SC)因其在許多領域的廣泛應用而備受關注,例如建筑集成光伏(BIPV),串聯設備和可穿戴電子設備。在過去十年中,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SC)以其高效率和簡便的制備工藝徹底改變了光伏(PV)領域。 由于其大的吸收系數和帶隙可調性,鈣鈦礦為ST-SC提供了新的機會。在這篇綜述中,作者概述了從材料和器件到應用的ST-PSC的最新進展以及ST-PSC未來發展和挑戰。
- 聯系我們
深圳美信總部
熱線:400-850-4050
郵箱:marketing@mttlab.com
蘇州美信
熱線:400-118-1002
郵箱:marketing@mttlab.com
北京美信
熱線:400-850-4050
郵箱:marketing@mttlab.com
東莞美信
熱線:400-850-4050
郵箱:marketing@mttlab.com
廣州美信
熱線:400-850-4050
郵箱:marketing@mttlab.com
柳州美信
熱線:400-850-4050
郵箱:marketing@mttlab.com
寧波美信
熱線:400-850-4050
郵箱:marketing@mttlab.com
西安美信
熱線:400-850-4050
郵箱:marketing@mttla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