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膨脹閥銅螺母失效分析
1. 案例背景
該產品為空調調節冷卻水的電子膨脹閥上的銅螺母,生產流程為:拉制擠壓棒料→車削加工成螺母→電鍍鎳+PTFE→250℃烘箱中放置3小時,失效周期均集中在運行9~11個月,失效周期較固定,委托方要求分析電子膨脹閥螺母的失效機理,并給出改進建議。
2. 分析方法簡述
外觀檢查中可以看到NG樣品沿外表面凹槽臺階斷裂成兩部分,未發現明顯的變形,斷口絕大部分能無縫對接,只有小區域凸起的一側存在碎裂脫落,不能無縫對接。
NG、OK樣品硬度均較低。
3. 分析與討論
1.從斷口分析可知,斷裂位置在螺母外表面凹槽底部直角處,觀察到外表面存在裂紋的一側為起始區域,凸起部位為最后斷裂區域;斷口明顯觀察到扇形形貌與解理臺階,未發現明顯塑性變形、韌窩等韌性特征,為脆性解理斷裂斷口。
2.由金相分析可知,NG樣品與OK樣品的金相組織均為基體黑灰色β相+白色α相。NG樣品與OK樣品比對,NG樣品α相較細小且呈羽毛針狀,為加熱后冷卻速度過快導致α相不夠均勻化,是殘余應力較大的特征。
3.樣品維氏硬度結果可知,NG樣品與OK樣品硬度均較低,NG樣品硬度比OK樣品硬度略低,不存在加工硬化現象;從化學成分可知樣品為錳黃銅,材質未發現異常。
4. 結論
樣品失效的主要原因為凹槽底部存在易應力集中的直角邊界,在外力作用下應力集中而開裂,由于內部殘余應力大,導致裂紋迅速擴展而完全斷裂,為脆性解理斷裂模式。
建議:改善熱處理工藝,減緩冷卻速度,使組織均勻化。
5. 參考標準
GB/T 1814-1979 鋼材斷口檢驗法
JY/T 010-1996 分析型掃描電子顯微鏡方法通則
GB/T 17359-2012 微束分析能譜法定量分析
GB/T 13298-1991 金屬顯微組織檢驗方法
GB/T 4340.1-2009 金屬材料維氏硬度試驗第1部分:試驗方法
GB/T 5121.27-2008 銅及銅合金化學分析方法第27部分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原子發射光譜法
GB/T 5121.1-2008 銅及銅合金化學分析方法第1部分:銅含量的測定
作者簡介:
MTT(美信檢測)是一家從事材料及零部件品質檢驗、鑒定、認證及失效分析服務的第三方實驗室,網址:www.czyx888.com,聯系電話:400-850-4050。轉載請注明出處,如有商業用途請聯系美信檢測。
更多關于失效分析案例,解決方案。
- 聯系我們
深圳美信總部
熱線:400-850-4050
郵箱:marketing@mttlab.com
蘇州美信
熱線:400-118-1002
郵箱:marketing@mttlab.com
北京美信
熱線:400-850-4050
郵箱:marketing@mttlab.com
東莞美信
熱線:400-850-4050
郵箱:marketing@mttlab.com
廣州美信
熱線:400-850-4050
郵箱:marketing@mttlab.com
柳州美信
熱線:400-850-4050
郵箱:marketing@mttlab.com
寧波美信
熱線:400-850-4050
郵箱:marketing@mttlab.com
西安美信
熱線:400-850-4050
郵箱:marketing@mttlab.com